这几年,饮料界的减塑之风可谓越吹越猛。
前有可口可乐用纸瓶子代替塑料瓶,后有星巴克推出租杯子的举措,为了环保,各大牌都使尽了招数。
这不,绿了60年的雪碧前阵子也官宣了——
出于环保的考虑,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放弃雪碧的经典绿瓶包装,从8月1日起在北美地区改用更环保的透明瓶子。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们在超市便利店买的雪碧,大概率长这样
这消息一出来,网友们彻底坐不住了:“这得改名叫雪白了吧!”
“好像怡宝,差点以为雪碧要出矿泉水。”
“一下子就不清凉了,感觉失去了灵魂。”
很多人觉得雪碧这次换包装来得很突然,实际上这并不是它第一次“大变样”。
早在之前推出的无糖雪碧和雪碧纤维+,在包装上就一改经典的绿瓶设计,用透明瓶身和白色标签取而代之。
年开始,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陆续推行透明的雪碧包装。
实话说,作为快乐水的忠实拥趸,总感觉透明的雪碧少了点清凉感。
透明无色的饮料配上透明的瓶子,看着就像一瓶矿泉水,购买欲难免直线下降。
要知道,雪碧的绿瓶包装已经沿用了60年,在许多人心目中,这一抹绿就代表着清凉、酷爽、解渴。
就像那句洗脑我们多年的广告词一样,“透心凉,心飞扬。”
每年夏天,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广告都很想去小卖部买一瓶雪碧,痛快畅饮。
(那年的周董还很稚嫩)
对许多人来说,绿瓶雪碧不仅仅是一瓶柠檬味的快乐水,更承载着一些童年回忆。
现在绿瓶要退出市场了,很多人感到不舍和怀念,同时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毕竟这可是为了环保。
有人疑惑:“不都是塑料瓶吗,怎么换个透明的就环保了呢?”
其实,透明瓶子比起有色的瓶子,会更方便回收。
雪碧原先的绿色瓶身也能做到%回收,只是瓶子中含有绿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个材质回收价值比较低,并不能被再次利用制成新瓶子。
若让传统的机械回收系统将有颜色的PET材质变为透明的PET,不仅操作难度大,成本也更高。
所以,把有颜色的瓶子换成透明瓶,才可以有效提高回收率和废弃塑料瓶子的循环使用率。
不仅是雪碧,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怡泉(Schweppes)气泡水,起初也以蓝色作为包装亮点做设计和宣传。
年开始也渐渐改头换面,换成了更容易回收的透明瓶子。
放弃沿用了几十年的经典包装,对品牌来说确实是个比较冒险的举措。
但作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污染者,可口可乐公司的减塑任务,迫在眉睫。
每年有上千亿瓶快乐水生产,为无数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无形中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为了减轻地球的负担,可口可乐公司一直都在致力研发更环保的包装和设计。
比如突破传统设计的纸瓶子,采用了%可回收、可降解的北欧木浆纸制作,不仅坚固耐用,还能循环使用。
瓶身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瓶盖也加入了一些环保小设计。
可口可乐英国分公司留意到,在回收的塑料瓶中,大部分都没盖子。
于是他们决定推出一款新版本的可乐包装,让瓶盖可以挂在瓶身上,不易被随手丢弃,解决了瓶盖回收难的问题,也提高了整体包装的回收率。
这个设计一出来,手欠的网友按捺不住了:
也有人吐槽这个设计鸡肋,感觉不管怼哪个方位喝,瓶盖都能扎鼻头、刮下巴......
新设计总是备受争议的,虽然有人赞有人吐槽,可口可乐英国分公司践行环保的决心也没有动摇。
他们表示将在年初,旗下产品包括可乐、芬达和雪碧,都会统一换上新瓶盖的设计。
除了可口可乐公司,还有很多饮品品牌也陆续加入减塑行动。
饮品的“无标签”设计,这几年越来越火。
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日本三得利绿茶伊右卫门的包装。
把原本大的瓶签变成小标签,减少垃圾之余,还让绿茶看起来更通透诱人。
日本雀巢咖啡也推出了无标签的包装设计,直接把产品的基本生产信息印在了瓶盖上。
百事可乐和康师傅冰红茶这两年跟上了这一波风潮,纷纷推出不带标签的“裸装”设计。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金典推出“无印刷、无油墨”的环保牛奶包装同样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