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养娃难
养一个放假的娃
更是难上加难
妈妈们不仅要照顾饮食起,带着孩子出去游玩,还得时刻警惕孩子们的健康问题。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同样是妈妈们需要操心的一件大事儿。
ENDOFSUMMER
尤其是每天各种甜食饮料
牛奶、雪碧、糖果、果汁......
还有在玩耍时
不经意间携带的各种细菌
这些都极易导致孩子的口腔问题
其中
最典型就是龋齿
有些家长疑问
"我们家吃糖很控制的"
·什么是宿主?·
蛀牙的宿主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口腔环境,包括牙齿形态和唾液。
一般来说,蛀牙形成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成人在1.5-2年左右,小孩子由于饮食习惯和乳牙形态的原因,短短半年就有可能形成蛀牙!(家长们可得上点心啊!)
·什么是致病菌?·
致病菌究竟从哪里来?又是如何扎根在口腔中令牙齿受到龋坏威胁的?
来,跟我一起看看下面这个2分钟的动画,了解口腔致病菌。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把视频分享给小朋友,做一次简单的口腔健康科普哦!↓↓
划重点↓↓↓
#早在萌牙时,我们的口腔菌群就已经形成了。蛀牙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口腔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口腔菌群中的致病菌与有益菌相互牵制,口腔微生态维持平衡。摄入含糖食物后,变异链球菌等致病菌呈爆发式增长,产生酸性物质,腐蚀我们的牙釉质。正因为变异链球菌这些好糖致病菌的存在,摄入糖分越多,牙齿受到的威胁就越大。#
·不吃甜食、糖果就不长蛀牙的了吗?
这是普遍的误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糖果≠糖分
生活在年前的人类,不曾享受过糖果甜品,却依旧和我们一样会长蛀牙,又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是碳水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大米、土豆、面包、水果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比较高,糖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碳水化合物。
当碳水化合物暴露在唾液中酶的环境时,它们便会被分解更为简单的糖,为那些贪婪的细菌提供了养分。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尽管有的小朋友平常不吃糖果,不喝含糖饮料,他们的日常饮食依旧会为细菌(致病菌)提供成长环境。
虽然平时正确刷牙可以去除一部分口腔致病菌,但6岁前的孩子自己刷牙,大部分属于“无效刷牙”,还是需要父母的二次帮忙和检查。
牙齿是很怕酸性物质,而涂氟能高效阻止酸对牙齿的腐蚀过程。
·氟化泡沫,过程更轻松接受度高
医院有两种涂氟方式。第一种是氟化泡沫,第二种是氟保护漆。氟化泡沫,简单地说就是将氟化物做成泡沫形式放到托盘里,让小朋友咬住托盘,从而使氟化物有效渗透到牙里。就像手机贴膜一样,涂氟可以让宝宝的牙齿穿上“保护小盔甲”。
只需要把托盘含在嘴里2-4分钟,然后吐掉嘴里的泡沫就可以了,不伤害宝宝牙齿。而且是牛奶口味,小朋友非常容易接受。
不过,涂氟虽然操作快速简单、无疼痛,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就诊的环境是否让孩子放松、医生是否会引导小朋友,设备消毒情况等都决定了孩子涂氟是否能安全、顺利的完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