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太古集团公布了半年报。
财报显示,太古集团旗下饮料板块太古可口可乐上半年收入达.5亿港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达14.71亿港元,同比增长55%。整个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销量增加16%至9.74亿标箱。
具体而言,所有地区的收入及销量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内地市场的增长尤其强劲。上半年收入达.67亿港元(约合.9亿人民币),以人民币计算的收入(包括一家合资公司的收益及撇除对其他装瓶公司的销量)上升25%,净利润为10.02亿港元,同比增加75%。
1
汽水正红,“无糖”驱动数据显示,太古可口可乐多个品类的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汽水的收入增加23%,饮用水及果汁类饮料的收入分别增加12%和38%,咖啡、茶饮料及能量饮料等高端类别的收入分别增加百分之%、23%和6%。报告期内,中国内地总销量上升19%。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汽水品类正引领增长潮流,尤其是零糖零卡系列。截至目前,太古可口可乐已推出多款无糖产品,包括可口可乐无糖、雪碧无糖、纤维+系列、怡泉苏打水、小宇宙AH一HA!等汽水产品,也包括淳茶舍、魔爪超越能量风味饮料等。
与此同时,在无糖饮料的潮流下,太古可口可乐还尝试让旗下产品“组团出道”。今年年初,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特别推出专门摆卖无糖产品的冰柜,内含汽水、茶饮料、能量饮料等。
2
国内市场为太古可口可乐贡献59%收入据了解,作为可口可乐在华两大装瓶商之一,太古可口可乐全资拥有十家专营公司,分别位于美国,中国内地的福建、安徽、广西、江西、江苏及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及茂名市等,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截至年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生产及经销60个饮料品牌,专营区域覆盖7.57亿人口。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是太古可口可乐最大的市场。上半年,中国内地为太古可口可乐贡献了59%的收入。此外,香港地区年上半年收入11.3亿港元,同比增加13%;净利润为万港元,同比增长3%。台湾地区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万港元,同比增加43%。以当地货币计算的收入增加7%,增长率较销量为高,反映收入增长管理有效以及新产品成功推出。美国上半年的净利润为4.14亿港元,同比增加32%,收入为99.32亿港元,以当地货币计算的收入(撇除对其他装瓶公司的销量)增加18%。
为保持中国内地市场的势头,太古可口可乐将继续投资数字化等增长引擎。财报中透露,太古可口可乐正计划扩大产品及包装组合,并投资于生产资产、物流基建、销售设备及数码化能力。今年3月,太古可口可乐中国首条数字化生产线在浙江杭州上线,降本增效成果相当于每年增加约5.5亿罐可口可乐系列产品供应。
3
在内地卖可乐赚多亿,只是太古“小生意”让人咂舌的是,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狂赚多亿,只是太古集团的“小生意”。
虽然以“可口可乐在华装瓶商”的身份为人所熟知,但实际上太古集团是个跨国、跨行业的商业集团,业务覆盖地产、航空、饮料及食物链、海洋服务和贸易及实业五大范畴,主要业务在亚太区运营,并集中于大中华区,年营业额将近亿元,拥有超过13万员工。
据悉,太古最初于年在上海开设办事处,从事茶叶及丝绸贸易,以及由英国进口棉花和羊毛匹头。时至今日,太古在中国内地经营多种业务,并与远洋地产控股公司、中信集团、国航、中粮集团、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波音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及金宝汤公司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太古”两字,喻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这样的太古,称得上一个大写的“牛”字!
来源
食品板(tyjspb),内容整理自太古财报
RECOMMEND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