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该如何预防澎湃在线

<

原创掌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各位朋友: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医院的内分泌科护士长胡颖。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但在其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有研究报告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29%,其中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0.29%。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有很多患者朋友会疑虑,我们糖尿病患者不是应该都是血糖升高吗?怎么还会出现低血糖呢,低血糖是因为什么引起的,我们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发生低血糖了呢?发生低血糖患者自己又应当如何处理及预防呢?

今天,我将带着这些问题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01

第一部分为大家回答,我们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容易发生于哪些糖尿病患者呢?

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减退者、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者、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者以及反复发生低血糖者,都是容易发生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人群。诱发低血糖因素有四个方面,药物方面:降糖药物过量,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饮食方面:进食太少、漏餐,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运动方面:空腹运动、剧烈活动或活动量超过平常。此外,消耗过多、发热、重度腹泻、肿瘤等也是常见因素。

02

第二部分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发生了低血糖,即我们所说的临床表现。

低血糖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

1.典型症状:糖尿病低血糖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心跳加快、强烈的饥饿感、冒冷汗、发抖、四肢无力、头晕视物模糊、头痛眩晕、焦虑不安,有濒死感;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改变、抽搐甚至昏迷。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

2.非典型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如舌根发麻,说话不清,答非所问;烦躁,不理人,意识模糊;平时举止端庄,忽然衣冠不整;无缘无故打架;行为与习惯发生改变。

3.无症状性低血糖:低血糖时没有任何症状其实是一种更危险的情况。经常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后,可以直接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此时,若不及时抢救,会导致生命危险!

03

第三部分,发生低血糖应该怎么办呢?

在医院内,我们护士是按照这个流程图来严格处理低血糖患者,在院外,我们患者可以这么处理,发生严重低血糖或昏迷时,如有条件应立即测血糖。

如果患者尚有意识,可饮糖水或饮料。

如果患者已昏迷,亲友可以在患者的口腔黏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糖浆等,同时拨打,医院急救。

低血糖事件后,请在日志上记录您经历了1次低血糖反应,并记录低血糖数值。

原因不明或严重低血糖,医院就诊,寻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的15g糖有:4片苏打饼干,1片切片面包,g燕麦粥,1个苹果,1个橙子,半瓶ml可乐或雪碧,4粒大白兔奶糖。

04

我们应当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呢?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限制饮酒,规律运动。

按医护人员的指导用药,胰岛素注射时剂量要准确,规范注射、按时服药。

熟悉低血糖的症状以及自我处理低血糖的方法。

监测血糖,制定合理血糖控制目标,及早发现低血糖。

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少量糖和食物。

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7mmol/L,在睡前适当加餐、减少晚饭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加强夜间血糖监测,预防夜间低血糖。

如果频繁发作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最后,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的小课堂对患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

作者:胡颖上海交通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

原标题:《糖尿病百“课”36:低血糖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angjk.com/afhgx/35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