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老人在旁神助攻学会4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饭桌上,一家人开心地围坐在一起正准备共进晚餐。饭菜刚上桌,孩子就敷衍了事的吃了两口便跑去看电视了。

一两个小时后,妈妈打开新买的饼干准备尝尝口味,儿子一边盯着电视机,一边伸出右手,对妈妈说:“我要吃饼干。”妈妈告诉儿子:“你不可以吃。晚餐没有吃完,就不能吃零食,我之前告诉过你的。”

孩子一听,焦急地站起身,一脸怨气地告诉妈妈:“不要嘛,我就吃一块。”妈妈再次表示一块也不可以吃,儿子绷不住了,大哭起来。此时,孩子找来老人当说客:“哎呀,你给孩子吃点吧,跟孩子较真干什么?他还是个孩子。”

妈妈见状只好告诉奶奶:“妈,这是我们家的规矩,不好好吃饭,饿了也没有资格吃零食。这是我们家的规矩,不能随意打破,否者将来还如何管教孩子呀?”

奶奶哪里肯听,继续掰扯着:“怎么就不能依他一回?”见妈妈依然没有妥协的意思,奶奶只好牵着孙子到卧室,拿出自己偷偷给孙子买的小零食,把孙子喂得满满当当的。

我相信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无数家庭重复上演。当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老人总是在旁“神助攻”;当爸妈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是在旁帮倒忙。如此反反复复的较劲,让孩子越来越难管,父母也越来越没了威严。

那么,面对这样的景象,作为年轻一代的父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巧妙应付呢?

(1)先立规矩,让孩子心中有底。

孩子为什么总是会犯错?甚至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出错?因为孩子缺乏规则意识!

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对后世的认知以及自己言行的控制,其实都需要家长去做引导和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先立规矩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最初,我的女儿是爷爷奶奶全天陪伴伺候着长大的,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样子。比如,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可是别人又不愿意分享,这个时候爷爷就会特别豪气地说:“小乖乖不哭,他不给你玩,爷爷给你买!”渐渐地,孩子对别人拿不拿给自己玩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所有的需求,爷爷都会豪迈的买买买。

我休假的时候回去看孩子,她也常常会因为我的某些拒绝而生气,小小年纪就给我赌气:“妈妈不买,爷爷买!”我意识到这种毫无底线的满足对孩子的危害,后来便决定把孩子带自己身边。

吃饭不能看电视、不吃饭不能吃零食、拒绝一切垃圾食品、不能喝可乐和雪碧、玩具一个月只能买一次……一本正经地跟孩子把规矩立好了,她也渐渐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了。

(2)决不妥协,让孩子胸中有数。

规矩,不是立在那里好看的,作为年轻一代的父母,我们更应该认清这一点。很多家长,自己制定的规矩,自己又喜欢去打乱规矩。比如:跟孩子讲好的全家人吃饭都不能看电视,结果爸爸妈妈却在吃饭的时候,一人一个手机,边吃饭边玩。

如果规矩制定了,又毫无原则的破坏,那么这个规矩的定制便将毫无意义可言。别说自己定制的规矩,自己不能打破,就是孩子想要打破这个规矩,我们也应该坚持底线,决不妥协。

刚开始带女儿的前三天,她总是因为吃饭不能看电视这件事情而大呼小叫,情绪崩盘。因为从断奶之后,她就是爷爷奶奶一直在带,每天晚上都要在沙发上听着电视的声音睡熟之后,奶奶才能抱她到床上睡觉,不然就要大哭大闹。尤其是冬天,熬到十二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她就是不让奶奶关电视,如果突然发现电视被关了,又开始放声大哭吵得邻居们都无法睡觉。

前三天,我给她立好了方方面面的规矩,不管她哭多久,我反正就是不妥协。反抗三天还是无效,她只好慢慢去接受这种生活方式了,到现在只要听见我说饭好了,她就立马关电视、洗手摆碗筷。

规矩不能定在那里搁置着当摆设,也不能制定好了又轻易去打破,我们的底线要让孩子摸清楚,孩子自然就心中有数了。

(3)搭建桥梁,让老人不使损招。

以前,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时候,家里的垃圾食品从未断缺。衣柜、床头柜、厨房、电视机后面……遍地都是老人买回家的小零食。吃饭的时候,他们不督促孩子吃饭,就算是吃也是三两口的敷衍了事,结果刚刚把碗筷收拾干净,饭菜也冷了,孩子就开始喊饿了。

于是,老人就开始问孩子:“你吃QQ糖吗?你吃薯片吗?想吃纯牛奶吗……”孩子来者不拒,把家里所有的垃圾食品收集一堆,暴饮暴食一顿。每天都想着家里有吃不完的零食,哪里肯专心吃饭,只要到吃饭时间就坚称自己不饿,结果过不了多久就缠着要吃零食。

后来把孩子带到主城之后,也远离了爷爷奶奶的溺爱,这个坏习惯自然是没了。但是偶尔要回老家看老人,还是害怕改好的习惯,又被打回原形,所以我们常常会给老人事先沟通,不能见着商店就拉孩子进去选购,就算是买一次也最多买一样。

什么是为孩子好,什么是对孩子不好,其实老人心中还是有点数的。只要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语气足够尊重他们,态度足够诚恳,他们也会考虑我们的建议的。

(4)培养自律,让孩子分清好坏。

今年清明节带孩子回了一趟老家,因为娘家有亲人离世,要忙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我也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第二天她爷爷奶奶就来把她接走了,爷爷奶奶怕孩子不愿意跟他们回家,于是各种诱惑,一边说要给她买很多好吃的,一边又说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想着我也的确顾及不好她,干脆鼓励她跟爷爷奶奶回家,也好解解老人对孩子的思念之苦。

第二天,我忙完之后回家,奶奶有些沮丧地告诉我:“哎,吃的什么都不要,就买了一个打气球的小玩具,倒是给我节约钱了。我说给她买薯片,她说妈妈说了膨化食品要少吃;我说给她买棉花糖,她说妈妈说了换牙不能吃糖……”

很欣慰,在我苦口婆心的教导下,女儿变得很自律。不仅作息时间自己规划地很好,在零食面前也能有效的控制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认知,孩子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而变得理性起来。

————————

你们家正在面临老人帮倒忙的难题吗?你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和曦曦妈一起互换经验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angjk.com/afhpz/29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