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济南多次却发现真正去过的地方并不多,作为老家山东的北漂,不可避免地让人问起济南,为此,我专门整理了下之前与朋友漫游济南的笔记,以实际行走的路线为线索,逐一呈现一路所见闻,以回忆那段济南时光。
泉城广场去过的次数不少,但向东的护城河一带至解放阁却并未涉足,而正是这一直让我遗忘的地方却是别有一番洞天。由各路泉水汇集而成的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飘摇如醉,偶尔几条小鱼游弋其中悠闲自得。河中兰舟往来穿梭,两岸杨柳扶堤,游人三两穿行,置身其中宛如江南水乡,不时清泉涌出凛冽清澈,别有一番滋味。绕过琵琶桥,往北过泉城路再向里便是大名鼎鼎的芙蓉街了。
来济南前便曾听闻大名,但第一次去芙蓉街时却多少有些意外,因为除了不多的游人跟两边各式林立的小吃店铺外,给我的印象却是略微有些破败之感。这两年芙蓉街几经修缮,如今再去看,已然焕然一新,其中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更有结队而来的旅行团,让我吃惊不小。各色店铺林立两边,斗拱琉璃甚为壮观,但往里看去,却是忽然的失落至极,因为在古典的门头之内,多数是装修如泉城路上最新潮的酒店商铺,完全与原先外边烟熏火燎的小吃摊是格格不入的感觉。
于是再往里走,越往深处游人终于稀少下来,没有嘈杂的叫卖声,没有导游大嗓门的呼喊声,宁静安详的只有两边的灰砖白墙红瓦,间或有驼背的白发老人从那贴着早已退色春联的木门中怡然走出,提着篮子到街巷更深处去买菜,这些都是我记忆最深处都不曾见过的恬然自得之境,或许只有在某些已残留不多的古书中才能找到的描述。再往里走,就是文庙,此处已基本不见游人踪迹,想必他们都是在芙蓉街那里吃过美味便趁兴而回又去贵和或者沃尔玛继续购物去了吧,但他们不知,济南真正的景色却只是从这里开始而已。文庙往西是贡院墙根,往东是曲水亭街,再往东便是珍珠泉。
一条狭窄曲折的小巷,回环不断,看旁边门牌写到:轱辘把子街10号,这名字倒让我感觉有些像北京的胡同。穿过小巷,路口处便是曲水亭街,街边曲水清流自南向北,最后汇入一片大池塘,正在纳闷珍珠泉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一抬头却见前边一个大牌坊,上书:大明湖,正好有一老者经过,便上前问路,老者挥手“跟我走吧”,于是随老者南行。往南走是一小巷,宽不过两米多,方石铺地,两边老屋门口错落相对,灰瓦白墙干净明亮,有的门口处有方石砌成的小池,也是清泉涌出顺巷而流,由此可见所说的“家家泉水”果然如此。
老者把我们带到一处写着“人大常委会”的地方,说,里边就是珍珠泉了,你们去看吧,结果我俩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老者看出我们的顾虑,便说要带我们进去。心惊胆战的跟老者进到院里,很是惊奇地发现里边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奇树翠竹景致不亚于苏州园林。假山前一个大水池,水中立一石碑上书朱红大字“珍珠泉”倒影水面,水中波光潋影,鲤鱼成群。
可惜的是我们沿泉边寻觅几圈也没有见到“跳珠溅雪碧玲珑”的情景,更不用说“如泄万斛之珠”的壮观了,只能安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老者带我们到珍珠泉边后就走了,对他的热情感激不已!我们向里游览一番后往回走,忽然发现珍珠泉边有一处小泉,石碑上刻“溪亭泉”,旁边牌子上解释说当年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里的“溪亭”说的就是此处,可惜物是人非,这里已经见不到九百年前让易安居士迷路的藕花了!
出了“人大常委会”的大门,本想继续寻觅老济南的踪迹,但不幸的是一路走来脚力不济疲惫不已,又加之天色已晚,只得结束行程。泉城路后边的小巷,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与繁华的跑突泉相映成趣。寻味老济南,还得去这些地方转一转!#中国美景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