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饮料的时候,我们希望买到离出厂日期越近的越好;那么葡萄酒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解答那些#迷之误解#:
关于年份,有一些知识需要普及一下:
年份是什么?
我们经常能在葡萄酒瓶上看到年份标识:
真·82年拉菲
图源Google
葡萄酒行业用"Vintage"一词来表示年份的概念。追其溯源,Vintage一词中的"Vin"指的是葡萄。因此Vintage一词,即酒瓶上标记的年份,指的就是葡萄采收的年份——比如各位都知道的82年拉菲,就是使用年采收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而非年上市。
那么为什么葡萄酒如此重视年份呢?
葡萄酒乃至大部分的酒,究其本源都是农产品的加工产物。作为农产品,每年不同的气候都会对原料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酒液质量,这一点对葡萄酒尤其明显。
不同于朗姆、伏特加等简单的蒸馏酒,葡萄酒含有更多的风味物质,因此原材料(葡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一年酒液的质量,进而影响这一年的风格与最终的价格。
举个例子,当某一年的气候过于冷凉时,一些品种的植物味就会变得明显(比如赤霞珠、长相思),表现出一些冷凉气候的特征。当某一年的气候过于炎热时,一些适应冷凉气候的品种就会丧失其优雅性,甚至会影响产量(比如黑比诺、雷司令)。不同的气候作用于果实质量,最终影响到当年的葡萄酒品质。
所以,葡萄酒标注的年份不仅仅表示葡萄的采摘年份,其中更是蕴含了当年的环境、气候、乃至酿酒人的不懈努力。
我们能喝到当年的酒吗?
能,不过得看地方
关于年份,我们还需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差异。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是相反的。在北半球,葡萄通常会在8-10月份采收,而南半球则是在3-4月份采收。因此,对于北半球而言,要完成整个酿造过程的话,时间比较捉急(博若莱新酒之类除外)。而对于南半球而言,当年采收、当年酿造并装瓶上市,时间是足够的。
葡萄酒年份越老越好吗?
当然不是
因为周润发在《赌神》中的一句台词,再加上后来周星驰、古天乐等演员的“不懈努力”,“82年的拉菲”乃至“葡萄酒越陈年越好”早已深入人心。
(发哥拍赌神的时候82拉菲才陈酿了不到7年啊筒子们)
一个问题:各位愿意喝年的雪碧/可乐/金龙鱼,还是年的雪碧/可乐/金龙鱼?
先不论好不好喝,雪碧/可乐/金龙鱼放了这么久早就坏了葡萄酒也是同理,普通的酒放这么久,早就坏了。
总结起来,关于葡萄酒的年份,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
葡萄酒也有保质期。一般的餐酒保质期都在10-15年左右,对它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尽快饮用,而不是陈放到保质期后。
不是所有的酒都能陈年。一款葡萄酒能否陈年,与其单宁、酸度、香气、风味等多方面的表现相关。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葡萄酒中原有的花香、果香会逐渐消失,如果既不能保持原有的风味,亦不能发展出其他风味,整瓶酒就会变得寡淡无味,甚至还会面临软木塞污染的风险。因此只有高品质的酒,才能耐得住陈年,并在瓶中发育出其他美妙的风味——比如瓶中陈酿的雷司令,往往会发育出迷人的蜂蜜与烘烤风味。
有些酒喝得就是年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见人爱的莫斯卡托小甜水,喝得就是年轻时丰富的花香与果味。此外,博若莱新酒、长相思干白等追求丰富果味的酒款也是越年轻喝越好,陈年后喝反而“掉价”。有人收藏82年的拉菲,总不会有人收藏82年的莫斯卡托吧。
无年份≠低质量。确实,一些廉价的餐酒不会在酒瓶上标注年份,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酒款,无年份≠低质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槟。为了保证同一酒庄生产的香槟风格连续一致,香槟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不同葡萄园、不同品种乃至不同年份的基酒进行调配混合,因此大部分的香槟都是无年份香槟,标注为NV(NonVintage)。当然,要是遇到极好的年份,酒庄也会酿造年份香槟,那就是后话了。
总结起来,不是所有的酒都能陈年,
年轻的酒也能是好酒
关于主讲者
服务社会是大学教授应尽的职责,因为爱酒,而讲酒、说酒、分享酒。
附:马会勤教授简介
马会勤,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兼任WineEconomyPolicy(葡萄酒经济与政策)国际学术杂志亚洲区编委、中国农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是葡萄栽培与分子生物学、葡萄酒市场学。曾经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进修、在南非Stellenbosch大学葡萄酒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多次参加国际著名的葡萄及葡萄酒相关的学术会议,对葡萄与葡萄酒有着许多独到的看法。
往期回顾
单宁博物馆:关于wine的那些事
单宁博物馆:酿酒葡萄好吃不好吃
单宁博物馆:什么是好的葡萄酒
单宁博物馆:如何才能学好品酒
单宁博物馆:您今天喜欢的酒,可能和未来不一样
单宁博物馆:稍微有点甜的酒与甜葡萄酒
单宁博物馆:酸
单宁博物馆:涩
单宁博物馆:用什么样的酒与菜去招待客人
单宁博物馆:告诉您一个秘密
单宁博物馆:上学那么久,未必看得懂这块黑板
单宁博物馆:另一个秘密
熟悉而又陌生的酒
单宁博物馆香槟日特别篇
单宁博物馆:挂杯是个什么鬼
单宁博物馆:中国的葡萄酒——宁夏产区篇
单宁博物馆:中国的葡萄酒——新疆产区篇
单宁博物馆:被“冻住”的酒
单宁博物馆:中国的葡萄酒——山东产区篇
单宁博物馆:#迷之误解系列#醒酒是怎么回事儿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葡萄的起源(1)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葡萄的起源(2)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葡萄的起源(3)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成筐卖”的贵腐酒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巧克力配葡萄酒是怎样一种体验?
单宁博物馆番外篇:一次性喝遍意大利高分美酒是怎样一种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