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17说的话#
刚才看了一下,CSC项目第一弹居然是今年4月份发出去的,一转眼,年连个尾巴都不剩了。忽然心生彷徨,这样一年又一年,我们到底会去向何方?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心中所想吧!
先恭喜雪碧大大吧!终于忙活完事儿了!
CSC第一弹的链接——
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准备材料与填表指南
正文分割线:
最近好多小伙伴让我聊聊去年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事情。
年的时候,我想我应该找个外导,去国外联培,于是我就给对方教授写了一个申请。教授回复得很爽快:欢迎你来呀,但是,这个application,你要做一个interview。我面试之后,获得了教授们的一致通过。拿到offer之后我就做了一个researchproposal。然而,不久后,我的CSC申请失败了,于是他们重新发了offer邀请我过去做researchfellow(Postdoc)。
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一个M.D.Candidate怎么把我邀请去做Postdoc了。所以教授同我发邮件,说“实验室已经决定了,你来做fellow”,我说还是另请高明吧,我也实在不是谦虚。但是既然大家都已经研究决定了,我就只好念了两句诗。(雪碧说他在模仿蛤蛤,这段的病句把我气哭了。)
好了不扯了,生命流逝的太快了,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有个事情要说一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八年制,在10级及之前,学校、学院、医院每年会提供一定的资金,给一部分同学医院的联合培养。但从11级开始,由于资金有限,学校专门跟CSC(国家留学基金委)谈了一个“CSC创新性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那个攻略见之前的文章。有了这个项目之后,CSC默认不再给我校八年制其他同学自主申请出国的名额了,而不像以前一样,每年会保留一两个名额(今年申请失败后,中南大学国际处老师亲自告诉我的)。所以,同学们,如果做好自费的准备(如果不浪的话,两年二三十万),或者自行联系到了专业对口的名校业内大牛,或是有更好的收益的话,走这条路也无妨。否则,还是建议走学校项目,虽然学校项目是指定学校跟老师的,不一定对口。同时也提醒一下各位通过CSC出去的同学,能够走国家项目自然是好,也是很优秀,但是学成之后必须回国工作服务,期间可以继续出国学习,服务期向后顺延,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36个月。另外年青千项目明确规定,在申报截止日前未履行和妥善处理原协议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人员,由国家财政支持出国的其他人员,不允许申报,对于与原派出单位解除协议的上述人员,应当在申报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大概意思就是,反正你必须回来,青千的项目就用来吸引那些可回可不回的人了。总之,大佬们自己掂量权衡一下。放三个网址:
中南大学国际交流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