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37℃……连日来,炎炎烈日、闷热高温将沈城笼罩。7月22日是二伏首日,苦了市民却火了夏日“避暑经济”:防晒品卖火了,雪糕、西瓜等消暑食品炙手可热,空调、电扇、冰箱等日用家电,特别是省电省钱的“迷你”家电更是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进行了采访。
外卖小哥加强防晒
墨镜、丝巾、防晒帽,如今这样的打扮似乎成了女士们拍照的标配。不过,在近阶段“炎”值担当的沈城街头,如此装扮的已不局限于大妈,而是扩散到各种年龄段,甚至一些男士也纷纷步入队列,比如外卖小哥。
“天气实在太热,外卖订单直线上升,看,我的箱子里全装满了!”在五爱市场门口,外卖小哥、27岁的小杨脸上罩着“脸基尼”,胳膊上套着长袖紧身手套。他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外卖工作量陡然增加。由于长时间曝晒在烈日之下,他患了日光性皮炎,无奈只好买来各种防晒“行头”,全副武装。
他说,近几天,中晚餐快餐、夜宵烧烤的外卖服务也是“叫不停”。“我估计,每天午餐时间大概能送三四十个盒饭左右,最多一趟要送十余份外卖,根本停下不来。”
防晒用品全线热卖
当然,女性是防晒品的强大消费军团。24岁的小芸刚参加工作,每天上下班她都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可是,这两天,她暂时放弃骑车,而是改成乘地铁、倒公交。即使这样,出行前,她还是会选择太阳伞、墨镜、防晒霜遮阳防晒。
昨日,在太原街一家商场的化妆品柜台前,围拢着不少年轻女性,她们都在认真地选择防晒化妆品。一位售货员告诉记者,最近一周以来,专柜里的防晒霜、美白保湿乳液卖得很快,个别品牌已经脱销。
网上最热卖的商品,除了防晒化妆品之外,防晒衣、防晒服更是火爆。记者注意到,尤其是一款连帽子、手套及面部防护于一体的新式防晒服,很受骑车一族的欢迎。
凉席凉枕专柜受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天气炎热,沈城各大商场、超市由于开着较低温度的空调,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纳凉。在上述商业场所内,要数纳凉销售专区的人气最高:凉席、凉枕、蚊帐、凉坐垫等夏季用品整合成纳凉销售专区,藤席、竹席、麻将席、保健凉枕等商品琳琅满目,不少市民踊跃购买。
不仅线上爆单,线下实体店也紧抓夏日“清凉经济”做文章。“入伏以来,空调的销量持续上升,最多一天能卖几十台,已然超过电风扇的销量。”某家电卖场销售人员介绍,较比去年同期来说,空调销售量尽管没能破纪录,但陆续已接到订单,元—元价位的空调最抢手。“面对高温天气,我们既喜也忧,因为,对空调安装工来说,天越热,活越多,最忙最累。”一位空调安装工人说。
迷你家电特受追捧
“我是租房住,房主配置的冰箱太大了,冰藏室大冰冻室小,不实用,还费电,我想换一台‘迷你’型的!”二十出头的小费告诉记者,“因为夏季需要冰冻的东西很多,特别是防暑饮料等,因此要花几百元买一台小冰箱。同时,由于我不做饭,大多时间叫外卖,因此,大冰箱就暂时不用了。”
“整日开空调,容易得空调病。”90后的女青年小白正在一家超市选购小风扇,她说,选中了一款“迷你”风扇,既可以放在桌子上,也可以夹在床头,方便实惠,低碳环保,而且价格也不贵。
记者了解到,眼下,小冰箱、小风扇、小洗衣机等,一些“迷你”家电逐渐受到年轻人青睐,销量直线上升。“这些耗电低的小家电畅销,主要原因是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一位销售经理说。
晚上降温促进“夜经济”
在盼望中,滚热的太阳渐渐下了山,黄昏时分,沈城街头巷尾气温还是没怎么降。华灯初上,却催热了“夜经济”:记者途经长白岛长白三街附近一家便利店,看到装着矿泉水、饮料、雪糕的冰柜被直接摆到门口,老板说,一天能卖七八十瓶水,当天都补了两次货了,很多人都是成件买水、买啤酒。
入夜之后,不少白天躲避阳光的市民纷纷选择到外面散步、纳凉,同时逛街购物。在长白中路附近一家生鲜超市,西瓜、葡萄、桃子等水果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销售员忙碌不停。“西瓜、香瓜等销量很大,经常是供不应求。最近,绿豆、薏米、红豆等夏季解暑杂粮卖得异常火爆。”
“冰激凌、雪糕最受学生群体欢迎,以啤酒为主,冰红茶、可乐雪碧等饮料则是大多数男士的最爱。冰啤酒的销量是最好的,有的一买就是一整箱。”某居民小区超市营业员说,“大家喜欢晚饭后来买,消暑解热,缓解一天的疲乏。”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
唐葵阳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