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品牌

提到元气森林,总是有不少媒体报道要把它和“可口可乐”绑定在一起,什么“元气森林:真能在中国再造一个可口可乐吗?”、“元气森林胜过可口可乐?”、“元气森林为何会突然爆火?销量反超可口可乐”等等,不知道元气森林的创始人看到自己的品牌,以这样的方式和可口可乐绑定在一起,心里是喜?还是抗拒?本文的观点是——元气森林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品牌;而这个品牌不是一朝一夕,或通过集中爆发的广告投放就能实现的。这个“品牌”是个长期主义的建设过程。一、为什么媒体喜欢把“元气森林VS可口可乐”?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元气森林长得像可口可乐。“长得像”的意思是:把“元气森林”同时作为一个产品品牌和公司品牌看待,元气森林气泡水是元气森林公司目前最重要的一款产品了。数据显示:年元气森林近10亿销售额中,气泡水占比超过六成。除此之外,元气森林还在迅速地推出其它品牌的产品,比如:燃茶、满分微气泡果汁气泡水、北海牧场酸奶、外星人电解制水等等。所以,这么看来:元气森林的品牌架构很像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公司除了世界闻名的可口可乐,还有芬达、雪碧、维他命水、美汁源等等。(图:据不完全统计的元气森林品牌架构)但是,如今,公司面临的竞争是:供应链日趋成熟,产品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在年10月的经销商大会上表示:目前元气森林还有95%的新品尚未推出。元气森林当然可以用它被外界总结的互联网打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出更多的产品。但是,无论它再推出多少新品,缺的还是一个品牌。二、凭什么说元气森林还不是品牌?它需要是品牌吗?凭什么说元气森林还不是品牌?又怎么判断元气森林是不是品牌呢?很简单,各种关于品牌的定义,去繁就简:品牌就是一个信任符号。那么,消费者信任品牌的是什么呢?——品牌的核心价值(它是稳定的):从最基本的品质,到情感、生活方式、甚至文化。由此可见,这个信任的对象“品牌”是多元属性的。我们来看看元气森林。提到元气森林,你会想到什么?也许是以下三个聚焦的品牌印象:“零糖、零脂”“创始人:唐彬森”“资本的宠儿”从这三点出发,你相信元气森林什么呢?提到可口可乐,你又会想到什么?“经典”、“快乐”、“美国文化”从这三点出发,你相信可口可乐什么呢?当然,不可否认,不管是提到元气森林、还是可口可乐,我们也会有负面联想。比如:可口可乐的高糖、发胖;元气森林的“假零糖”、“伪日系牌子”。(注意:不会有消费者质疑可口可乐的文化根源。)由此可见,当前阶段的元气森林还构不成一个信任符号。第一,它还没有带给消费者超越了产品功能层面的品牌意义;第二,即使是功能层面,元气森林也只有“零糖、零脂”,特别是“零糖”。但“零糖”是卖点,还上升不到功能层面的品牌核心价值。唐彬森信奉“定位”打法。定位的出发点就是“竞争”——在“竞争”中寻找“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空白点”,迅速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不可否认,“定位”在产品刚进入市场时,确实如一把尖刀插在消费者的痛点上。但是,“零糖零脂”的单点定位,很快就会被其它品牌模仿、甚至超越。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元气森林需要成为品牌吗?目前看来,元气森林采取了“宝洁系”打法:不断出新品牌、再大渗透(猛投广告、抢占货架)。虽然元气森林有资本承担这种打法;但是,有两点要引起注意:第一,流量成本越来越贵,这种不断地推出一个个独立品牌的做法,意味着每个新品牌上市,都要投入大量的传播资源。就算元气森林背后再有资本撑腰,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经济效应?据《晚点LatePost》报道,年元气森林的销售额接近30亿人民币。一个年销售额30亿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就有11个独立品牌了。第二,元气森林始终没有理清楚:作为公司品牌的“元气森林”和作为产品品牌的“元气森林”之间的关系。作为公司品牌的元气森林,目前看来,几乎缺失。因为太受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angjk.com/afhgx/23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