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大网友戏称为“肥宅快乐水”的无糖可乐要翻车了?据最新消息,世卫组织旗下癌症研究机构IARC预计将于7月宣布把阿斯巴甜列入致癌物质队列。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也被称为阿斯巴甜钠。它是一种零卡路里的替代糖,甜度大约是蔗糖的倍。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广泛使用,用于减少糖分摄入量,同时保持甜味。许多带有甜味的食品里都有阿斯巴甜的身影,最常见的就有无糖可乐、雪碧等。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一出,许多中国食品品牌纷纷发布公告。其中元气森林发布声明“元气森林配料表十分干净,0糖0脂0阿斯巴甜”,奈雪的茶也表示在去年就将甜味剂换成了天然代糖物质“罗汉”。
事实上,这并不是阿斯巴甜第一次与致癌的话题打交道。早在年就有研究分析低热量甜味剂是否和致癌发病率有关。该研究采集了自年到年的个样本数据,最后发现并没有证据证明低热量甜味剂(包含阿斯巴甜)对总体癌症率有影响。无独有偶,年,西班牙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近例癌症样本,又以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以此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最后的结果跟上个研究的结果别无二致。
然而,也有其他研究的结论和上面的研究相悖,去年法国的一个10万人的调查研究显示,长期摄入阿斯巴甜的人癌症风险会增加15%。这样的研究并不是独一份,阿斯巴甜到底会不会致癌,各方各执一词,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所以阿斯巴甜是否会致癌还存在争议。
世卫组织的这一消息关乎民生,但网友们却显得格外淡定。
有网友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中回应称“吓死我了,赶紧喝一口可乐压压惊”“很多东西都致癌啊,难道什么东西都不吃了?”“下个月才宣布致癌,现在赶紧喝。”,还有网友称“一类致癌物还有腌制品(例如腌肉腊肉咸鱼酸菜)黄曲霉素(多见于民间私榨花生油),没见那些天天喊养生的老大爷老奶奶不喜欢”。这种类似评论几乎占据了评论区的半壁江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网友对其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健康问题,重于泰山,为何网友们对这种消息无动于衷呢?
信息的可信度是其原因之一,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谣言、误解和不准确的消息。人们往往对这些信息持怀疑态度,并需要更可靠的来源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况且并非所有人对于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有深入的了解。对于阿斯巴甜致癌的说法,如果个人没有接触到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或没有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很可能不能准确判断其可信度从而“左耳听右耳出”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一切都是谬论。
此外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需要筛选和处理,各类消息鱼龙混杂,信息过载,让人无暇次次都根据报道来调整自己以往已经固定下来的生活习惯。
6月29日,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癌症机构还没有公布最权威的定论,也没有讲清楚一天的摄入量或者一次的最大摄入量才会致癌,我认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说法,一个斤的人每天要喝12到36罐汽水才会有危害。
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消息还没有下定论,在对待任何有争议性的问题时,理性思考、保持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可人云亦云造成恐慌。另外,若阿斯巴甜被证实致癌,市面上也有很多其他甜味剂可以代替其继续为大家服务,此外我相信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必定会做出调整,维持市场。然而,争论一出,谁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非必须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避免带有阿斯巴甜的食品或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