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饮食就能瘦你又踩坑了

“0糖”陷阱////

你踩坑了吗

///

sugar-freediet

保持0糖饮食

就能瘦?

近两年“大健康”话题风头正盛,不论青年中年老年都越发注重养生,各种各样打着健康标签的零食饮料涌入市场,让人们看花了眼。

在这之中,最火的大概就是“0糖”概念的食品饮料了吧。

这不,又到了夏季,零食饮料市场又迎来旺盛期。

升温后的上下班路上、运动结束后、夜宵吃烧烤时,0热量饮料的身影开始慢慢代替传统的雪碧可乐,成为了每家超市货架上不可或缺的商品;为了在炎夏中穿上修身漂亮的潮流服装,男孩女孩们开始购买更多0糖食品,即便价格更高也甘之如饴。

然而很多人心中仍有疑虑,“0糖”食品为这么甜,食用起来真的无负担吗?

根据国家标准,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食品中糖含量低于0.5g/mL就可以宣称“0糖”,这里面的“糖”是指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0糖”就是不含有以上这些糖。

而能提供甜味的除了以上这些糖之外,还有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代糖。代糖应该称为甜味剂,指能够赋予食物以甜味,热量很低或者不含热量的物质。

我国在食品成分方面的规定: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食品中,糖含量小于0.5g。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食品中,糖含量小于5g。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食品中,乳糖含量小于0.5g。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食品中,乳糖含量小于2g。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脂肪含量小于0.5g。

每克固体脂肪含量小于3g,或者每毫升液体脂肪含量小于1.5g。

每克固体或每毫升液体能量小于17千焦(大约4千卡)。

每克固体能量小于千焦,或每毫升液体能量小于80千焦。

那么“0糖”食品完美吗?

在常用的非糖甜味剂中,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都是化学合制而成,而赤藓糖醇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法(类似于酿酒)生产的糖醇甜味剂。

目前来讲,这些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已经被食品界认可了,比如美国的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权威机构都认证允许这几种甜味剂添加到食品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甜味剂会让人更容易饿。

虽然人工甜味剂能够给食客提供想要的甜味,但这种代糖化学物会增加大脑的饥饿感,让大脑认为摄入的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让果蝇和小鼠摄入含有三氯蔗糖的食物,结果他们发现,这些食物会让大脑奖赏中枢出错,最终热量摄入远远超出了自身需要。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各种‘无糖’加工食品和饮料或许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无害,”加文医学研究所的教授赫伯特·赫佐格说,“人工甜味剂能够改变动物对食品中甜味的感知。甜味感知和热量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卡路里摄入量增加。”

在相同的食量下,用甜味剂代替糖自然是更健康的,但如果摄入的食物无法抑制饥饿感,人们就容易吃下更多东西、摄入更多热量。

甜味剂很容易“欺骗”我们的味蕾,却很难“欺骗”我们的大脑。

突然转变饮食习惯摄入无糖饮食时,大脑会增加对营养糖甜味的渴望,进而促使人们想要摄入更多食物。

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控制了糖分就能减肥,从而忽略了总体食量的变化。然而糖分并不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减肥也并不是减去糖分摄入就能实现,控制总体的能量摄入才是减肥的关键。

推行少糖、无糖的饮食固然好,代表着大家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但千万不要把0糖食物当成减肥的“救命稻草”,还是要全面的规划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angjk.com/afhpz/20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