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应届生的年终奖,我慕了

白癜风要忌口什么 http://m.39.net/pf/a_7007742.html
就在前不久,小米公布了年度技术大奖,获得此次百万美金大奖的团队是“铁蛋仿生机器人”(也就是铁蛋的爸爸妈妈们)。在他们团队中,有两个年轻人备受瞩目,他们以年应届生的身份加入铁蛋团队,和铁蛋一起进行了一场10个月从0开始的冒险,并随团队一起获得了百万美金技术大奖。我们对他们进行了一场采访,让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两位了不起的95后——雪碧和徐海果。以下是采访正文??????成长于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Q1:如何进入到行业内?有哪些学习、实习、工作经历?雪碧:我是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工科,我在找工作的时候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特别有意思,再加上我自己比较擅长去做沟通交流,想投一投试试,没有想到就进来了。徐海果:我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和我女朋友一起来小米了。我们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一个实验室的,也一起做了很多项目,本科的时候参加过一些机器人比赛,研究生的时候跟着老师创过业,做过无人工厂、炒菜机器人等一些项目。Q2: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什么?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技术经历是什么?雪碧:我现在继续做生态链的海外产品。目前最有成就感的还是铁蛋这个项目,我从入职到现在几乎是围绕着铁蛋这个产品转的,在整个过程中,跨部门对接了20多个部门,与研发同学们沟通产品定义,看到最后铁蛋落地,很有成就感。徐海果:我现在在机器人实验室这边,继续做机器人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未来也会在铁蛋项目里落地。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技术经历莫过于铁蛋这个项目吧。Q:在你工作学习历程中,是否有“导师”、“伯乐”一样的人物?他是如何帮助你的?雪碧:我的领导对我的帮助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概念,他会在我需要他的时候给我提供指导和建议,有他在我会觉得非常安心,可以放手去搏。徐海果:把我带到铁蛋团队的领导就是我的伯乐,我是因为应届生培训有机会和他进行交流,在得知我之前的技术经历后,他问我想不想去做机器人,我的兴趣很大,就加入了机器人团队。Q:在这个行业里,你最崇拜的技术大牛是谁?他哪些方面吸引你?对你的成长起到了什么帮助?雪碧:我个人认为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会对他身边的产品有一些自己的小见解和小想法,在与周围的人沟通时,总能学到很多。所以我一直保持一个理念,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徐海果:ElonMusk,他的思维方式比较有趣,他能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顺便把钱也赚了。百万美金大奖背后“在尝试新东西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解决它。”Q1:如何加入到铁蛋团队?为什么选择加入铁蛋团队?雪碧:领导说年轻人需要多历练,就把我带了过来。应该也和我之前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拿了国家一等奖有关,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和机会。徐海果:前面也提到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加入铁蛋团队的。当然,我自己一直对机器人感兴趣,也有过相关的经验,但都是围绕轮式机器人、D打印方向,而且机器狗这种仿生机器人成本太高,之前也一直没机会接触,这次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Q2:在铁蛋团队里承担什么样的工作角色?刚毕业就参加公司核心项目是什么感觉?雪碧:我主要的角色是产品经理,并且还做了一些项目的对接拉通工作。当时,我觉得是不可置信的事,这么重要的事情,就放在一个应届生身上,感觉领导很信任我,很有魄力。其次就是非常兴奋,毕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我本身的性格也喜欢去接受挑战,所以就跃跃欲试,期待自己能做到最好。徐海果:我主要负责三个部分:软件的整体架构设计、上层软件的一部分实现还有绝大部分的开源工作。我当时的想法是想要做好这件事,很开心很激动,希望我之前在机器人领域的经验能复用过来,把相关的想法都实现。Q:在铁蛋研发工作过程遇到过哪些困难?最后是怎么战胜它的?雪碧:作为应届生,其实每一步都是新的。在新的探索当中,摸索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并把大家组合在一起,其实挺难的。我会根据这个项目本身的情况,通过整个集团的经验和智慧把它给跑出来的,还挺有意思的。徐海果:比方说之前我们用ROS2框架的时候,有好多人不同意,因为这个框架并不是大家之前熟悉的,相对比较新,后来我写了一篇的文章去论述它的优点和好处,最后也成功的说服了大家。我觉得小米一直在倡导探索,在尝试新东西的时候我们肯定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解决它。Q:作为应届生,得知自己获得百万美金大奖是什么感觉?未来的工作规划是什么?雪碧:我对我们团队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得知准确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真切。我之后的工作还是会踏实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未来的工作规划是继续去做生态链海外的产品,以及会去做一些内部拉通的事情。徐海果:获奖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激励,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平静的,我未来也会持续深耕机器人,从机械到硬件到软件算法全开源,持续为小米机器人社区助力。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有前人在做铺垫的,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Q1:为什么选择小米?雪碧:我一直对小米的文化理念和产品很感兴趣,而且我只投了小米一家公司,也只投了小米产品这一个岗位。徐海果:一方面是喜欢小米的产品,喜欢小米的整个设计风格和产品理念,另一方面就是觉得小米整体的运营思维都比较有意思。之前我读过一本写小米和用户打交道方式的书,叫《参与感》,里面谈到小米社区互动、爆米花活动和米粉节等模式都很吸引我。Q2:作为核心项目组的应届生,当时在团队中有什么感觉?雪碧:大家会像哥哥姐姐一样,教我做一些事情,对我也非常包容。在拉资源沟通的时候,大家知道我是应届生,会比较照顾我,就像家人一样沟通。徐海果:团队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前辈,但因为我有一些做机器人的经验,所以前辈们给我的发挥空间还是挺大的,非常信任我,我受宠若惊。Q:工作中最困难和最享受的部分分别是什么?雪碧:困难的是会有各种想象不到的挑战,可能是人际关系,可能是技术,可能是时机等等。但是最享受的部分也是去完成每一个挑战的时候,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是非常大的。徐海果:我工作中最享受的部分就是去挑战自我,困难的部分就是我想做某件事情但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但其实往往这样的困难能让人迸发一些新奇的想法。所有的科技发展,都是有前人在做铺垫的,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所以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去找这些肩膀,把自己的想法融到里面,也可以和不同的人去聊聊,不管他是否懂技术,都可以给你一些建议。Q: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什么?雪碧:我当时做产品经理的初衷就是希望我做出的产品,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美好体验和美好回忆,这个其实也和“让每个人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理念相通。徐海果:我想做出那种通用智能的机器人,像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一样,把科幻里的东西照进现实。我的生活

“我的爱好和工作其实是一体的,平时我休息的时候也在写代码。”

Q1:你觉得生活中的自己和工作中的自己是一样的吗?有没有什么在工作中没有体现出来的反差?雪碧:我在生活中会随性一点,没有那么较真,但在工作上只要跟逻辑相关的,我会觉得要么你拿理由去说服我,要么我拿理由去说服你,一定要达成共识,一起确定下面要往哪走。徐海果:我在生活中会比较放松,倒和工作中的状态差别不大,没事也会去开源社区逛逛。Q2:工作之余,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雪碧:有的时候比较宅,可以在家躺一天看综艺。也会选择出去走走,看一看不同人的生活状态,感受除了工作之外的生活烟火气。徐海果:我的爱好和工作其实是一体的,平时我休息的时候也在写代码,给开源社区做点贡献。我还会看看人文历史方面的书,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Q:你觉得应该如何定义小米的技术氛围?哪些技术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雪碧:开放、执着。像技术嘉年华就很有意思,当时在B1层有技术展,能看到各个部门做的东西,了解他们现在的一些方案,这些其实对产品经理而言是非常有用的,能够一次性看到很多的技术。徐海果:我也觉得是开放,最开始来铁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对产品也没有很清晰的定义,我去找了很多不同部门的老师聊,大家都很愿意和我分享,给了我很多建议。另外我觉得小米能做出很多纯技术类的活动,让大家在业余时间去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还是蛮有意思的,能够开拓大家的思路。我的成长感想

“机会不是等你准备好才给你的,要勇于接住每一个可能。”

Q1:在你初入职场的时候,有没有一些里程碑式的成长事件?这件事情是如何影响你的?雪碧:我其实一直都是循序渐进成长的,没有那种特别大的挫折,就一直在爬坡,有困难解决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徐海果:进入小米之前,我在学校的一些创业经历其实教会了我很多,更多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让我意识到沟通、技术影响力、社会价值,还有大家的认可度等等,这些东西的重要性。Q2:有什么成长感想可以分享?雪碧:当你发现自己的个人能力其实没有那么强的时候,会逼自己去想一些方式推进工作,这个方式可能会就打破之前给自己的设限。所以冲就行了,会有领导在后面给你信心和支持。当然也不是瞎冲,需要在过程中不断积累各种技能,让自己成长。徐海果: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脉搏,顺势而为吧!Q:当你觉得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有什么排解或解决方式?雪碧:我会把自己从一个钻牛角尖的状态里给抽离出来,去体验生活,当自己的思维释放之后,会有新的角度和新的体会。徐海果:我会去玩玩游戏,打打怪,盖盖房子,心态就平和了。回过头再想想问题,问题总是能被解决的,实在不行就换个方法,换条路走。Q: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一些给刚步入职场的应届生?雪碧:多学、多看、多听、多问。机会不是等你准备好才给你的,像铁蛋项目就是突然降临的,这种时候你需要努力去把它给接住。徐海果:坚定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实现出来看完他们两个人的采访,你是否也像小编一样,发出了“这届年轻人真酷真了不起!”的感叹?在小米还有许多95后、00后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与他们一样,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着!这也造就了小米年轻、有活力、崇尚工程师文化的工作氛围!未来,期待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一起让科幻变成科技,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一起,趁年轻做点更酷的事!创意策划:小米集团技术委编辑:时萬加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changjk.com/afhzz/22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