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六尺泛星河坝上千里寻龙光小大之辩庄子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Sensation人类之渺小,不在于面对银河之浩瀚,察觉自己不过是茫茫宇宙之海中一粟,而是在于面对亘古的时间长河,我们却没有丝毫的感知,甚至,想象。第一次接触庄子,觉得他是个快被浪漫主义膨胀爆炸的疯老头子。带着青春懵懂的执拗于傲慢,我当时过分相信了理性,认为理性可以帮我得到一切的答案。我喜欢上了康德、黑格尔,寻找在乌托邦、理想国,总相信精神能找到一个栖所,那里无比光滑、一尘不染。那种心态下反观庄子:什么,要在泥塘里打滚?你自己去飞吧!恍恍惚惚间,高中三年就过来了。这里有多少苦、多少乐,得到多少、失去多少,很难用几个字几首诗、几张照片说清楚。离开记忆中又爱又恨的那片熟悉的精神故土,忐忑地踏上新的旅程,才发现路已经没了线、没了灯、没了人,风不大、雨不大、坡不大却举步维艰。踌躇不前时,也不知道到底是恐惧还是压抑让我迟迟不能向前。这时回望那片精神故土,篱笆被吹得七零八落,剩下的都模糊地化作了一团雾,渐渐蒸腾消散。突然,两腿无力,踉跄几步,瘫软地倒在地上,任凭黑夜来吞噬。冷锋过境、黑云压城进入大学,虽然学的还是我最热爱的东西,学校也是很尊重自由独立思想的学校,可越发觉得从前的那种intimacy找不回来了。志同道合的人远比想象的少,但人的种类远比想象的多,这种落差放大了孤独。但最可怕的是,当我终于认识到自己不是自己想象了20年的自己时那种惊愕。终于每天可以被数学物理浸泡,可是这种单色的纯理性黑白世界真的令人窒息。这种气息并不是由于外在的差距与竞争造成的,而是对自我的最求与定位的彷徨。经常独自一人在深夜踱步静谧的清华园中,苦思冥想也得不到“我为什么在这里寻觅什么”的答案,困意袭来,爬回宿舍昏昏睡去,然后醒来木讷地开启新的一天。我的灵魂被时间溶解了。剩下了一点残渣和碎片。如果还能捡回来的话。17时能写下这样的话:“宇宙有其始,则必有其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命运已然,坐视其将我们带向何方,像失控的皮筏漂流于激涌的时间长河,任凭雨打风吹去。其始和末之间的广阔时空是留给我们的,即使我们不能主宰,也可追求一种永恒,不是和时间“赛跑”,而是在“时间史书”上留下永不磨灭的一笔。我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乎我们是对宇宙,对美的见证。此时之永恒,已是畅游于宇宙画廊间凝结的时光,赏欣于万物之美的许久撼动。此时,“天门”已融于心中,不再只是人们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而是化为不断激发人们的探索之心,去坚定,我们坚守并饯行那千古不变的探索精神信念的“探索之门”。卧于星野,一览银河之壮美,闭上眼,聆听繁星点缀那份灿烂的静,“天门”开于九霄云外,把我们引至无尽的远方……”我相信当时那个中二少年一定会对”纵使满天繁星,黑夜仍不被照亮,我即使只能举起微弱的光,也要照亮并横渡整个银河“深信不疑,笃定至深。纵使满天繁星,黑夜仍不被照亮,我即使只能举起微弱的光,也要照亮并横渡整个银河18岁时会写下这样的话:”也许,一切要从那个荒诞的时刻开始说起。荒诞,不如说是虚无。当第一次世界对你展示了她秘密的一角,你的好奇如10-36s到10-32s的宇宙那样暴涨开,你的贪婪似乎吞噬了你的理智。Youwanttoknowitall.Thatsall.Everything.你相信那是幼稚,但似乎这其间有超越时空的永恒,听那心跳,和上帝共鸣的一刻,一切都那么真实。不,这不是,也许作为无脑肉体一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卑微的灵魂在第一次见到黎明那一瞬便知此生将先给太阳,注定。你问,为什么。旅程的尽头会找到答案,可它将伴随整个旅途,彷徨是必然,黎明前不会有光明。上帝赋予你的,是接受那些你无力改变的,命运以如此。历史,似乎无数次被其中的角色和他们超凡的意志所征服,可这只是假象。她,才是一切的创造者,聚光灯下唯一的舞者,我们,只是她的动作,她的装束。纵观,我们更陷于我们是否已足够伟大的自我怀疑中。我们因此犯错。命运本不是用来改变的,而是把握和创造的。“其实并没有多少长进,只是没那么笃定、没那么固执了,因为你明白了一点,空间尺度是无法超越的,而时间,给了我们一些寄居的余地。而时间,给了我们一些寄居的余地到19岁,就写不出什么话来了:“过去那个非人(原意参照年英社“新语”),不见了。时间并不会让你感受到它的流逝,然而每时每刻却在你耳畔,用那无尽的寂静宣誓着它的存在和统治。如果12月再写15年回忆录,恐怕我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于是,我决定,让皓月落下去。夜空终于澄澈了。潮水退去,漏出岸边的鹅卵石,以及点点繁星。但好像黑夜更空荡了。本以为,写日志不过是走着走着,累了,或突然想哭,就把此时的伤刻在一块石碑上,回忆和痛苦便可悄悄退去。可渐渐发现,刻刀很容易把手划破,鲜红的血滴在石屑上,晕开成红白相间的恐怖。夕阳下,石碑上每个字的影子都似脚印,在来时的路上铺开,好似又重踏一遍那满是荆棘和碎琉璃的煎熬旅途,只不过,上次流的是红血,这次是黑影。”陪我远行的只剩下手里的笔和纸、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戴在耳朵上的耳机、几本书、几个朋友、一台望远镜、一个宇宙。最恐怖的,便是突然意识到,我们无法感知时间。时间并不会让你感受到它的流逝,然而每时每刻却在你耳畔,用那无尽的寂静宣誓着它的存在和统治Retrospect从意识到这一可怕的事实,到我真正去面对,这中间,时间又带我飘过了无数艰辛与坎坷。不过,由于清醒地意识到时间会在你不知不觉中将所有浮尘过往洗去,短暂的脉冲与疼痛也就没那么撕心裂肺,刺骨的寒意依然难熬,但终究天气会转暖,待你再次逆着北风,已经完全忘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什么感觉。直至这次旅行前,我过了一个极其忙碌却又充实的暑假,看了各种大好河山,与很多老朋友促膝长谈,前者的壮美让我身心俱宁,而后者让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找回了在那片精神故土上翱翔的感觉。有一刹那,我觉得我征服了时空,挣脱了肉体的枷锁,灵魂逍遥九霄云外。伴着英仙撒下的流星夜雨,雄伟的猎户下,感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雄伟的猎户下,感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直到很快我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记忆的幻影,留不住的。你真的无法与时间对抗,过去的东西它一定会带走,而未来永远是不定的,纵使有一些记忆留下来,它们也会渐渐淡去,偶尔和过去产生共鸣,却也须臾消逝。你只拥有当下,但当下却无比短暂,短暂到你无法感知,短暂到你无法把握。这时身边又发生几件关乎死生的事情,更令我感觉到生命易逝、人生无常。”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豁达与洒脱本应是20这个年纪的最鲜明的特点,可是我却在满地找它们的碎片。你只拥有当下,但当下却无比短暂,短暂到你无法感知,短暂到你无法把握Renaissance国庆前,几个小伙伴一合计:去草原看星星。这是我第二次去草原了。第一次是去年夏天刚高考完,到呼伦贝尔。那次正直炎炎七月,骄阳似火,草场干黄,而蒸腾作用明显,天气雾蒙蒙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笼罩一层淡淡的雾霭,加之点缀着些许枯黄,我并没有多少感受到草原的壮美辽阔,反而因为单调和阴郁心情略微沉重,还好草原朋友的热情好客打消了这些负面情绪。那次旅行多在城市,并没有看到草原银河。也正因为这一点,这次启程前我便带着希冀:草原泛舟星河。经过几百公里的颠簸,我们进入了光害图上的黑区:没有任何人造光污染的地方——几乎没有人类活动与开发的地方。而我也第一次见识到了草原上的水:碧蓝色的。蓝天、碧水、绿草、绵羊、慵懒的牛、匍匐的骆驼、挺拔的骏马。蓝天、碧水、绿草、绵羊那种远离喧嚣、涤荡灵魂的通透感浸润全身。晚霞多姿,耶稣光普照,心灵会变成一个水晶球,晶莹剔透。湖水的宁静与草原的壮阔会洗去一切浮躁与不安,甚至在空气中能闻到凝固了的时间。晚霞多姿,耶稣光普照,心灵会变成一个水晶球,晶莹剔透湖水的宁静与草原的壮阔会洗去一切浮躁与不安不过毕竟太阳的温度在白天还是会带来些许的燥热,日落前,内心并没有凝聚沉淀,而只是平静自然。天黑了。装望远镜。抬头。沉默。爆发。灵魂出壳。在九霄云外,看见了飞翔的庄子。于是就有了之前那条朋友圈。“未能及斗宿之墟也”因疏忽将xu误拼为”虚“,敬请谅解观上下四方,觉往古来今,苍宇无穷,沧海一粟,然死生之大,未能及斗宿之墟也,夫亦可谓庄周后者,再无圣人。须臾浮生,信可乐也!面对浩瀚银河,心灵沉淀,但为何会突然想到庄子,突然有这样一番感叹,我自己也很难解释。简单来说,压抑的自我得到释放,我突然懂了庄子,突然,两个孤独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观上下四方,觉往古来今,苍宇无穷,沧海一粟,然死生之大,未能及斗宿之虚也,夫亦可谓庄周后者,再无圣人。须臾浮生,信可乐也!所以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观上下四方,觉往古来今,苍宇无穷,沧海一粟,然死生之大,未能及斗宿之墟也“大概就是体味时空的广度,知道了在亘古时空长河中自己的渺小。对于我们,死生算是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不过即使这样,也到不了斗宿的位置(也即我们的渺小是和宇宙之大无法比拟的,宇宙之”大“大到我们无法认知he想象)。所以人间无论如何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都会归于”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化作落叶,归为尘埃。”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纵使是八千年之春秋,相对于宇宙之”大年“,也只能算是”小年“。”此小大之辩,唯庄子通晓,而且只有庄子能挣脱,能超越,能逍遥游。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鹏就是庄子孤独而自由的灵魂,挣脱一切现实的束缚,逍遥九霄云外。这才是乌托邦和理想国,那里本不该有条条框框将所有的一切束缚在”完美态“,所谓完美是绝对的”反自然“与”反乌托邦“,我不喜欢IngSoc,我不喜欢,我要自由。庄子懂得自由,宇宙给你自由,面对着灿烂星河,我灵魂出壳,飞出九霄云外,看到庄子在飞翔,畅游穹宇。那一刻,我懂了自由,懂了乌托邦,懂了庄子。所以”夫亦可谓庄周后者,再无圣人“。而在”须臾浮生“之中,能体会一次”自由、乌托邦“、懂一次庄子,可谓此生无憾,”信可乐也“。须臾浮生,信可乐也!只要拥有自由,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何必担心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因为,头顶,有大到你无法想象的空间让你的灵魂自由地翱翔。”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虽”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吾终往。花絮行程路线:北京-(八达岭)-张家口-崇礼-沽源-正蓝旗-上都湖-元上都遗址-多伦湖-多伦诺尔-(丰宁)-喇叭沟门-北京,共三天两夜,总行程km左右上都湖与光束,M42与猎户黄昏下的多伦湖霞光下的多伦诺尔县城元上都遗址景区标题:“孤舟六尺”是指形单影只的人,这里指自己;“寻龙光”之龙光出自王勃之著《藤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紫气也消失了,文章便借此来夸赞洪州之灵异。用现代观点看,紫气很可能是高层大气闪电所产生的Sprites或者BlueJets(没错,就是雪碧......)小大之辩,不仅仅指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小大之辩,吾释“之”为到、到达之意,而辩延伸为“明辨”之意。小大之分,至于明辨,方知何以小,何以大。然后方可逍遥,而至于至人之境。何谓至人之境?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仔细阅读正文,你应该已经知道我的